2025年山东会计继续教育有什么变化,和往年有什么不同?
参加 2025 年山东会计继续教育的首要步骤是完成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的注册与信息采集。这是政策实施的 "第一道门槛",未完成信息采集的会计人员将无法进行继续教育登记。注册流程分为三个关键环节:
新用户注册需登录全国平台首页,点击右上角 "注册" 按钮,准确填写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真实姓名、密码等基础信息,通过手机验证码完成身份验证。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填写的信息必须与身份证件完全一致,否则会影响后续实名认证。密码设置应符合平台安全要求,建议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提高账号安全性。
注册成功后,通过 "会计人员登录" 入口进入系统,首次登录需完成实名认证。平台提供支付宝实名认证通道,会计人员使用本人支付宝账号扫码即可快速完成验证。实名认证是保障账号安全和信息真实性的关键环节,务必使用本人账户操作,避免他人代劳导致的信息不符问题。
信息采集是注册后的核心任务,需如实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工作单位等详细内容,并上传标准证件照片。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需准确填写工作单位信息并上传在职证明;尚未从事会计工作但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按实际情况填写相关信息。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填写完毕后应仔细核对,确认无误后提交审核。
审核结果通常在提交后 3-5 个工作日内通过平台反馈,审核通过的会计人员可获得继续教育资格。如审核未通过,需根据反馈意见修改补充信息后重新提交。建议会计人员尽早完成注册和信息采集,避免因审核延误影响继续教育进度,特别是在继续教育高峰期(每年第四季度),审核周期可能延长,应预留充足时间。
补学流程与时间节点管理
针对以往年度未完成的继续教育,政策设置了差异化的补学处理机制,关键时间节点的把握尤为重要。2025 年补学政策分为两个阶段,处理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2025 年 6 月 12 日 0 点以后完成的 2020-2024 年度补学合格记录,将由学习平台与会计管理平台自动同步对接,无需学员手动申请。这一 "免申请" 机制大大简化了补学流程,体现了数字化管理的优势。选择在此阶段补学的学员,完成规定学分并通过考试后,只需耐心等待 10-15 个工作日,即可在全国平台查询到补学记录,省去了繁琐的申请步骤。
而在 2025 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12 日 0 点期间完成的 2020-2023 年度补学合格记录,则需要学员自行上传成绩单,由会计管理部门统一审核。这一阶段的补学采用 "个人申报 — 财政部门审核登记" 模式,学员需在全国平台的 "继续教育学分申请" 模块提交补学证明材料。上传的成绩单应清晰显示姓名、身份证号、学习年度、学分、合格状态等关键信息,确保审核顺利通过。
补学的内容和形式与当年度继续教育基本一致,需完成不少于 60 学分的专业科目学习。补学课程设置涵盖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制度等核心内容,学员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课程。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补学课程实行差异化定价,2015-2024 年度补学按 12 元 / 年收费,而 2025 年度当年度学习则享受免费政策,这种价格机制引导会计人员及时完成年度继续教育,避免积压补学任务。
补学记录的查询是确认补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学员可在全国平台的 "继续教育记录" 模块,按年度查询补学登记状态。对于自动同步的记录,建议在学习完成后 15 个工作日进行查询;对于手动申报的记录,审核周期通常为 10 个工作日,学员可通过平台实时跟踪审核进度。如发现记录未同步或审核未通过,应及时联系学习平台客服或当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
2025 年度继续教育实施要点
2025 年度山东会计继续教育实行免费政策,这是减轻会计人员负担的重要举措,但免费不等于放松要求,学员仍需严格遵守时间节点和学习规范。当年度继续教育的核心要求可概括为 "时间明确、学分达标、流程简化" 三大特点。
在时间安排上,2025 年度继续教育的缴费截止时间和学习截止时间均为 2025 年 12 月 31 日。这意味着学员必须在年底前完成课程选择、学习、考试等全部环节,逾期将无法享受免费政策,需按补学标准缴纳费用。考虑到年末是继续教育的高峰期,可能出现网络拥堵、审核延迟等情况,建议学员合理规划学习时间,避开 12 月份的集中学习高峰,选择上半年完成学习任务。
学分要求方面,2025 年度继续教育专业科目需取得不少于 60 学分。课程设置采用 "专业通识知识 + 专业核心知识 + 专业拓展知识" 的三维体系,涵盖会计职业道德、企业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制度、管理会计、税收实务、会计信息化等八大核心领域。学员可根据自身工作领域选择针对性课程,如企业会计人员可侧重企业财务会计和税收实务课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重点学习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学习流程方面,2025 年度继续教育实现了全流程线上化,主要包括四个步骤:选择财政部门公布的网络继续教育机构注册账号、选购年度课程、完成规定学时的在线学习、参加在线考试。考试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合格线,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考试次数不受限制,直至合格为止。这种灵活的考试机制降低了学习压力,但学员仍需认真对待,确保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政策价值延伸与常见问题解答
继续教育的职业发展价值
会计继续教育早已超越单纯的合规要求,成为会计人员职业发展的 "必修课" 和 "助推器"。2025 年山东会计继续教育政策将继续教育情况与人才选拔、职称评审等关键环节深度挂钩,凸显了继续教育在职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理解这种价值关联,能帮助会计人员更主动地投入继续教育。
在职称评审方面,继续教育记录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申报条件。根据政策要求,参加高级会计师评审需提供近 5 年的继续教育记录。这意味着从 2025 年开始,当年的继续教育情况将直接影响未来的职称晋升。对于希望在职业发展上更进一步的会计人员,持续、高质量地完成继续教育不仅是义务,更是积累职业资本的重要途径。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继续教育实施过程中,会计人员常会遇到各种操作问题和政策疑问。结合政策要求和实际操作经验,我们整理了以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帮助学员顺利完成继续教育。
信息采集相关问题是学员咨询的热点。有学员问:"尚未从事会计工作但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需要参加继续教育吗?" 根据政策规定,这类人员属于继续教育对象,应自取得资格的次年开始参加继续教育。还有学员反映注册时提示 "证件号码已被注册",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曾经在其他省份注册过账号,可通过平台的 "找回密码" 功能找回账号,或联系当地财政部门协助处理。
学分抵免操作也是难点之一。不少学员不清楚哪些情况可以抵免学分,根据规定,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过一科、参加会计类专业学历教育通过一门课程考试、独立发表会计类论文等六种情形均可折算相应学分。抵免申请需在全国平台上传证明材料,如考试成绩单、论文发表证明等,建议扫描清晰后上传,避免因材料模糊导致审核失败。
学员讨论区
感谢分享,很实用的信息。请问补学课程和正常年度的课程内容有区别吗?
自动同步功能太方便了,去年还需要自己上传,今年省事多了,为政策点赞!
职称评审需要近5年的继续教育记录,这点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按时完成,不要拖延。